笔趣阁 > 抗战之后勤主任 >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后一批学生

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后一批学生

笔趣阁 www.bqg30.com,最快更新抗战之后勤主任 !

    “叶厂长,感谢你的配合了,还是你的技术高啊。”

    “不不不,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。”

    在混了几顿饭之后,保险丝也顺利的做出来通过了测试。剩下的就是替换了,这个看他们找什么理由继续混饭了。不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慢,简单的吃过一顿之后就走了。明天的任务也快下来了,就是做保险丝而已。

    电表的造价还是高,花费的材料的确多。保险丝相对来说门槛儿比较低,但是尺寸要求太细,稍微大一点通过这电流就比较多。你要总体来说的话,两样东西难度说实话都不低。还好,这一批要的量并不大。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并没有大范围的普及电力,你如果大范围的普及电力你不要说做了,叶天要捶死这这帮人。

    “一共需要500个,这儿材料不知道够不够。”

    叶天把自己的方法已经放到这里了,至于说奏不奏效还得有待商榷。最近忙的叶天都有点想请假了,忙完回家就是睡,连说个话的功夫都没有。现在产量已经基本上达到一个高峰,日常工作就交给了其他几位技术人员负责,叶天对于纺织这一块就根本不怎么熟悉。

    叶天这个就不插手生产了,每天就是处理一下问题,剩下的事情就是回办公室坐着。在这个岗位上,叶天能做的支持不多,只能是静静的看着几位技术员忙碌。剩下一些杂事上面,问题也不是很大,主要就是加班的问题和待遇问题。

    至少在东北这个地方,能够每个月生产大量棉布的,只有叶天的工厂可以做到。东北局的一些同志也有意想让叶天推广一下经验,但是看了一下叶天的车间,推广的念头,基本上就已经结束了。在一天的车间里好多的大型机械正在工作,不说别的,就说这个设备就不是一般人能弄出来的。

    叶天把自己遇到了生产困难一说,东北局的同志也思索了一下,觉得推行到其他地方还是不妥。东北局的军工部因为招了一批专业的人才,整体的水平都上去了,在能源规划上和工厂的规划上都是十分有建树的。

    不是说是个人就行,只要符合共产主义,也要保证工厂的正常运行。按照当时苏联的制度,照苏联这么建设的话就废了,不说别的工厂运转和人员吃饭都成问题。毕竟俄罗斯当年还是粮食出口大国,到斯大林时期已经成为了粮食进口大国。

    我们不说工业规划的问题,农业水平也没有提上来。有多少人去做农业才能保证大部分人去吃饭,这也是叶天一直理解的循环。按照叶天的理解,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支持工业。工业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出高效率的农业机械,农业提高生产效率,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能让更多的人能够离开土地,进工厂作为工人或者是去其他行业。

    农业相对来说是最没有贡献的一个产业,但是农业又是最有贡献的一个产业。农业在建国初支撑了工业的发展,所以说他最有贡献。说没有贡献,也是因为农业的生产产值太低。其实到了现在,农业也没有超过很大的经济比重。

    只不过现在的农业呈现的专业化趋势,开始走大规模集中化管理。工业当做最后也是一种极端,因为工业并不像以前的时候,不需要长时间的学习,就可以建立起来。现在的工业是呈现非常高的科学性,工厂里的工人除了普通的工人,剩下的都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去科学的学习,才能够管理生产。

    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,会有越来越多的低产能高污染,低技术的企业慢慢的淘汰。这个东西其实是很残酷的一个过程,未来的工业对工人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就不像现在,只要是个人,我教会了你生产的东西,你照着做就行了。

    现在的叶天也就继续开始了教学,五个徒弟,都是从机床学校出来的。名字也就没有什么了,老大,老二,老三,老四,老五。叶天懒得改口,老二和老四是女同志,剩下的都是三个男的。这五个人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,如果有后世完善的条件的话,他们的成绩一定是超过自己的。

    从在山西的时候就开始教授学生,但是每次都是教到一半就调走了,每一次都教授的不成功。总之就五个人,这次是自己走到哪儿,他们要跟到哪儿。除非说,他们亲口说不想学了。理工科说到底是一个门非常枯燥的学科,他没有那么多机缘巧合,也没有那么多偶然性。这能做到的就是在成熟的工艺上加上合理的设计,同时还要从功能性上考虑成本。

    叶天现在能会的就是把那张表背熟了,就是那张国标的公差配合和精度表,一天能做的就是简单的给他们梳理一下这张表的合理性。现在的叶天,开始踏实起来,不求做出什么攻击了,只求能留下点东西。

    “所以我首先我们来看,孔径公差我们要怎么设计……”

    叶天在台上讲,下面的五个学生记笔记,这些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一些知识。叶天教授起的呢,也比较好教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我们要按这个标准来执行呢?苏联不是也有标准吗?”

    学生忽然提出了这个问题,叶天思索着怎么回答。

    “世界上的工业强国都有自己的工业标准,我这个标准也是参考的是我的经验出来的。工业标准并不会交给其他国家为什么这么设计,设计思路就不一样如何能够让你去理解和学习呢?我们中国人一定要自己有自己的标准,我们抄的再多模仿的再好,在国际声誉上也是别人的声誉。”

    至少在九零年国标颁布之前,国内的生产厂商,标准都是各干各的。他们都是讲究了一锤子买卖,自己厂的零件只能修自己厂的设备。但是这不符合一个工业大国的要求,自己的标准出现了才是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的基础。

    叶天不敢保证自己的话能够说服这一些学生,到时候谁能继承这些标准,这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。叶天在笔记本上写了一下,然后继续对着这五个学生讲课